11月8日,日照中心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有书籍,有音乐,有变形金刚,超高颜值城市书房如画,远看是风景,近品是生活,成为日照人的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阅读乐趣,进而温暖着市民的生活。
我市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信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我市将司法所这个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改革切口,出台全省首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解决基层司法所体制不顺、人手不足、职能弱化等问题。
制定出台《关于民事执行案件执前和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执行案件分流与和解准备、和解流程、和解协议效力、和解保障。探索基层司法所建设日照路径。全面清理不规范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市共梳理免罚清单275项、轻罚清单34个。我市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出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50条,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半日办结。开展线索清仓、案件清结、逃犯清零、黑财清底、伞网清除、行业清源六清行动,全市侦办涉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6个、破获刑事案件1429起,刑拘犯罪嫌疑人524人,查扣涉黑涉恶资产9.79亿元,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案件116件、查处252人。
健全完善纠错监督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办理执前和解案件364件,执行到位6500余万元,平均执行天数远低于一般执行案件。父母都是热心又开朗的人,从我小时候起,他们就告诉我要多做好事。
在救援队,我的年龄最小,所有人都非常照顾我,帮我很多,就像在家一样,很有归属感。第一次换班轮休,他回家后连着睡了一天一夜。其实,在加入蓝天救援队之前,还在学校读书时的焦建硕就加入了学校的助残志愿者协会,常和同学到救助站去参加志愿活动。后来我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一般都不大敢跟家人说,不过家人对我做的事儿都挺支持的。
正在海滨五路帮沿街商户进行排水作业的焦建硕和队友们接到了张郭村的救援任务。那是焦建硕正式加入蓝天救援队后,第一次出任务。
当时张郭村积水很深,很多房屋被淹,有的甚至只露出了房顶。(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潇)。日照市蓝天救援队是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化社会救援力量。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防疫部门对进入市区的车辆进行消杀作业,同时对车上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等。
当时的河水眼看要漫过堤坝,我们就一直在现场备勤,直到大概5点半,汛情稳定后才撤了回来。因为心中有爱,我的青春不迷茫。队长申加宏和其他队员眼中的焦建硕是这样的:这个少年非常勤奋好学,出任务也很积极,几乎一次不落。7月22日,晚上10:48。
有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和另外两个人被困在一个屋顶上,可能是害怕加上寒冷,老奶奶的腿脚不太灵便,我就爬上去把她抱下来。那一年,焦建硕11岁。
转眼间,到了7月,除了防疫,防汛工作又提上日程如此一来,港口的工艺布局将更加优化,集疏运更加畅通,实现了灯塔风景区、海龙湾的贯通,尤其是和城市居民的相互干扰明显减少,有效解决铁路货运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的问题。
其中集装箱完成399万标箱,同比增长7.8%。铁腕治污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加快提升本质环保项目山东港口日照港分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铁腕治污重在治本、标本兼治,舍得投入、加大投入,高标准实施技术改进、流程升级,全力推进污染源头治理和本质环保建设,使企业的生态底蕴更加丰厚。目前,海龙湾区域46万平方米沙滩和1385米景观长堤、灯塔建设完成,实施待建区域植草绿化22.7万平方米,煤炭货场已搬迁腾空场地6.5万平方米。裕廊公司成立9个党员突击队,建立双队长负责制,从卸船、发货全流程梳理环保问题38项,逐项制定针对性措施,新增34套抑尘料斗,6套负压除尘器,创新实施6项抑尘作业法,实现了补短板、填漏洞,把遏制扬尘污染问题做得更实更细更有效。同时,铁腕治污化为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实现了防疫与生产两手抓两手赢:1—10月份完成吞吐量3.72亿吨,同比增长9.9%。预计2021年底南区将全面建成投用,全面实现东煤南移,使易扬尘货物远离城镇中心和居民社区,位于主城区与港口交会处的海龙湾,通过实施国内首例退港还海工程、东煤南移、矿石南迁和疏港铁路工程建设,将煤炭、矿石作业产能转移到10公里外的南作业区。
东煤南移工程全部投用后,原有煤炭码头及堆场将关闭,其功能全部转移至石臼港区南区。今年相继投资1.7亿元,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设备设施改造提升项目47项,维修改造港界、港区道路8.3万平方米,加装流程设备清扫、喷雾装置183套,设置岸边雾炮20台,增设道路喷淋4200米,新建洗车设施9处,新购清扫、洒水设备38台,高空雾炮车1台。
山东港口日照港主要负责人表示,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最深沉最持久最具温情的底色必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实行一区一策分级管控模式,专门制定了《一区一策网格化管理标准》,建立重点管控区、标准管控区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了道路三级管理标准,将港区划分为40个网格,明确了856项具体管控要求,并逐项落实到班组、到个人。
实现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1.67%。铁腕治污不是一项政绩工程,而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在港区规划布局调整上,山东港口日照港新一届领导班子更是将铁腕治污摆到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更加深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的民心工程高站位摆兵布阵。
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实施预警、约谈等措施,形成众人铁腕同治污的浓厚氛围。石臼港区南区煤炭工艺系统、矿石泊位已投产运行,区域全流程化改造正在加快推进,已委托中交一航院编制了环保专项规划,两处防风抑尘墙提前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南区将全面建成投用。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靶向发力,铁腕治污不搞水到渠成,而做渠成水到,把工作做到头里。11月11日,记者从山东港口日照港获悉,2020年1—10月份,港界市控监测点PM10浓度均值7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5%,超额完成了日照下达的PM10浓度同比改善18%的攻坚任务和每月考核限值。
为此,山东港口日照港将铁腕治污作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印发《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建立预警分析、考核问责的战时工作机制。备受关注的东煤南移工程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工程,山东港口日照港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15年领先,30年不落后的新要求,将投资规模从35亿元提升到50亿元以上。
坚持铁腕治污不是一人有病众人吃药,而是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累计完成工程计划投资5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7%。
借鉴城镇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模式,制定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考核办法》,抽调专人组建攻坚专项督查队伍,每日检查、每周通报、半月考核,对存在问题跟踪整改,落实闭环管理。针对散货垛位防尘问题,股份二公司不搞亡羊补牢,做实雨前送伞,设立散货抑尘剂实验区,区域周边设立环境监测点,对粗粉、精粉、块矿等7个铁矿石品种进行抑尘剂喷洒实验,积累表面硬度、抗风特性、抑尘剂配比等数据,研究制定精细化抑尘剂使用规程,为散货垛位披上可靠有效的防护膜。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兴杰 孟凡虎 通讯员 贾宗杰)。环境智能管控平台通过25个环境监测微站监测空气质量变化,对2400多个垛位实时监控苫盖、喷洒抑尘剂和作业等情况,在线监管170多台环保车辆使用情况、作业路径等,进一步增强了治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铁腕治污不是阶段性重点,而是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长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正在推进的挂图作战、定期督办项目17项,包括实施石臼港区东区、北区及西区环保设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石臼港区南区、岚山港区南区高度17—19米的防风抑尘墙等。
未来腾退的133公顷陆域,将形成休闲度假、金融贸易、国际邮轮、人文居住四大片区,推进城市景观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协调发展。作为日照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铁腕治污攻坚行动就是让港口这张城市名片更精彩,山东港口日照港有责任有义务与城市发展共担当
裕廊公司成立9个党员突击队,建立双队长负责制,从卸船、发货全流程梳理环保问题38项,逐项制定针对性措施,新增34套抑尘料斗,6套负压除尘器,创新实施6项抑尘作业法,实现了补短板、填漏洞,把遏制扬尘污染问题做得更实更细更有效。预计2021年底南区将全面建成投用,全面实现东煤南移,使易扬尘货物远离城镇中心和居民社区,位于主城区与港口交会处的海龙湾,通过实施国内首例退港还海工程、东煤南移、矿石南迁和疏港铁路工程建设,将煤炭、矿石作业产能转移到10公里外的南作业区。
东煤南移工程全部投用后,原有煤炭码头及堆场将关闭,其功能全部转移至石臼港区南区。累计完成工程计划投资5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7%。